★美國著名小說家暨評論家席莉.胡思薇(Siri Hustvedt)盛情推薦
★德國亞馬遜暢銷醫療小說#6
★已授權德、義、丹,3國語文
一段瘋狂家族史的溫柔解剖,一位心理學家的自我救贖之旅。
當他母親的住處在強制驅離過程中,因一場誤會,所有值錢的東西都被送進了垃圾焚化爐。敘述者所剩下的,字面上只剩下自己家族歷史的「廢墟」。究竟是怎麼走到這一步的?
敘述者回顧自己的家族傳記:一張瘋狂的家譜。祖母患有雙相情感障礙,曾十二次企圖自殺;祖父是精神病院的常客;母親是酒精中毒者,父親患有憂鬱症。而他,也回顧自己的成長歷程:在慕尼黑工人階級街區的童年、從小就害怕自己會發瘋、為了逃離家庭遠走紐約、與佛洛伊德在維也納的咖啡館共度歲月,最後,他還是進了療養院——不過是作為一名心理學家。
在與病患的相處中,他學會:一個人永遠不只是他的疾病,傾聽遠比診斷來得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他不得不面對這個問題:所謂「正常人」,究竟是什麼?
這是一份失控的家族病史?一部詼諧的流浪小說?還是一堂關於同理心的生命課?德國獲獎作家雷昂.恩格勒的首部長篇小說兼具這一切,甚至更多——一記溫柔的掙脫之作,一段關於和解的動人故事。
《瘋狂的植物學》(Botanik des Wahnsinns)融合了文學與心理學的書寫,具備詩意與哲思。以「植物學」為名,也可看作是對語言風格的提示——這不是一份冰冷的診斷報告,而是一場對「生命異常狀態」的詩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