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布克獎的初選小說
● 考斯塔圖書獎最佳詩歌獎項的桂冠
他們都是時代的精英分子,卻因不諳世俗、不肯放棄超越時代的偉大理想,最後走向被時代無情拋棄的下場。
《異次元迷宮》(The Quickening Maze)的故事圍繞在英國十九世紀兩大詩人的不幸命運──大詩人丁尼生的破產、「自然派詩人」約翰﹛克雷爾被送進精神病院──搭上十九世紀現實主義經典之作《米德鎮的春天》裡,那種超越時代的理想凋落於世俗的一位悲劇醫生的潦倒一生。這是一部模糊「真實」與「虛構」的界線、探討「理想」與「世俗」的現實小說。
1840年,「自然派詩人」約翰﹛克雷爾被送進一家位於埃塞克斯埃賓森林的精神病院,從此這個在人世間遊走的詩歌精靈闖進了一個禁區,開始了一段不同尋常的經歷。這家精神病院的院長是一位人稱「瘋狂醫生」的馬修﹛艾倫。人們之所以用「瘋狂」稱他,實在是因為抱持的醫療理想驚世駭俗,但他仍堅持用自己的方法拯救精神病院裡的病人。
「瘋狂醫生」馬修﹛艾倫自創的探索性療法在「自然派詩人」約翰﹛克雷爾的眼裡,根本就是一派胡鬧。他始終認定馬修﹛艾倫根本就是把他關在地獄裡的混蛋庸醫。他在這裡不僅遭受許多禁錮,還被關到腦子不清,竟在初戀的幻覺作祟下與一位男病人產生莫名奇妙的「情緣」。這些經歷讓他這位詩人的神經不斷遭受痛苦的折磨,於是他將這間精神病院稱是「法國巴士底獄」,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從這裡逃脫,重獲飛翔的自由。
馬修﹛艾倫醫生是位有遠大抱負的人,但現實生活的重擔將他的理想化為陽光下的肥皂泡泡,絢麗卻易破。他每天苟延殘喘在家庭和工作兩邊奔波。他一下得與自己不堪回首的過去記憶進行鬥爭,一下要跟自己吝嗇的兄弟奧斯維德保持距離,還得面對曾是他得力助手的斯托克塔爾對自己的醫療理念產生懷疑,這些惱人的生活艱辛一點一滴抹去他的樂觀。(英國書評家將小說《異次元迷宮》裡的馬修﹛艾倫醫生與十九世界赫赫有名的作家喬治﹛艾略特在《米德鎮的春天》裡的年輕氣盛的悲劇醫生相提並論。)
陷入理想與現實痛苦拉鋸時,大詩人丁尼生的來訪沖淡了馬修﹛艾倫醫生心中的孤獨感,也看到了改變自己現狀的機會。他卯足全力說服了大詩人丁尼生將一生積蓄投資到一個據說即將獲得英國發明專利的木雕生產機,當時他對丁尼生表達了這個投資獲利的必勝信心。不幸地,兩年後這個計畫徹底失敗了。他傷心地寫給丁尼生一封信:「他們騙人!我病了!我難過到要死了!」賠光所有積蓄的丁尼生再也無法翻身了,也意味著沒有人能夠再理解馬修﹛艾倫醫生了。馬修﹛艾倫醫生知道,在他人世俗眼中,他就跟這家精神病裡的所有病人一樣神智不清。作者以蕭瑟筆墨來表現這種哀怨的情緒,字裡行間盡是無法與悲慘命運抗爭的無奈。
躊躇滿志的馬修﹛艾倫醫生終在悲恨之中鬱鬱而終,而「自然派詩人」約翰﹛克雷爾在自己的世界中盡情徜徉,最後離開了這間精神病院。他白天在森林中漫步,晚上就睡在森林裡的吉普賽營地,一會兒說自己是詩人拜倫,一會又變成當時名動一時的拳擊手蘭達爾(Jack Randall)。
小說的另一條支線是馬修﹛艾倫醫生的17歲女兒漢娜。儘管父親寄望她有個光明的前程,但正值青春懵懂的她,始終將注意力徘徊在男人、婚姻及對未來世界的憧憬。當大詩人丁尼生來到精神病院的那天起,就注定她悲劇人生的開始。這個腦中滿懷美好幻想的女孩,就像一隻煽動著柔弱翅膀的美麗飛蛾一樣,頂著眼前灼熱的火光直撲過去。這位透過墮落自己來找回自我價值的女孩,為大詩人丁尼生的坎坷生命增添一縷情意的同時,也給她父親帶來無盡的難題。
小說家亞當﹛福爾茲將他腦中構思的故事與「自然派詩人」約翰﹛克雷爾從埃塞克斯精神病院逃離的真實故事巧妙縫合,用詩歌式破格技巧將一個歷史事件揉合進一部節奏明快又流暢易讀的小說故事裡。《異次元迷宮》從一個搖搖欲墜的維多利亞式的道德準則中,抽離出一個引人深思的故事。它不僅反映維多利亞時代下的人性扭曲,也讓讀者隨著作者刻意讓故事主角們殊途同歸的命運意識到:一個關於人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