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授權英;葡(offering)!
約翰.雷普利是一位對經濟的發展與成長深感興趣的經濟學家,但他近來這些年也花了許多時間在思考經濟發展的孿生兄弟,也就是「去成長」(degrowth)。正如你所知,已然有許多書籍主張「去成長」可以或應該成為氣候緊急狀態(climate emergency)的主要解決方案:我們必得學習如何運用更少的資源來滿足所需。
但是,如果「去成長」事實上已然融入資本主義的模式之中呢?這是先進的自由經濟體崛升、趨於平穩、最終緊縮的必經階段嗎?
人們通常認為,較貧窮的開發中國家將承受人類引發的氣候變遷最沉重的衝擊;但《伊卡魯斯經濟》(The Icarus Economy)對此抱持著相反的觀點:西方社會遭受的損失更大、社會本身的適應力卻更低;適應變化的成本更高,而且(保持)富裕的代價也十分高昂。
這其中,存在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富裕國家擁有貧窮國家快速脫碳所需的資本與技術,但它們也需要後者能夠做到快速脫碳,否則碳化的侵蝕可能會愈發加劇。這給了它們實施某種新的馬歇爾計畫(Marshall Plan)的明確動機,而這項計畫既能建造發展中國家所需的再生能源基礎設施,又能在建造過程中創造對已開發國家技術出口的需求,有助於西方經濟重新回歸永續發展的正軌。正如本書的結論指出,儘管這項抱負宏大的計畫還需要大膽的新政配套,但它的實施是可行的而且指日可待。